寒山寺穿过乔峰古镇的石板路小巷,或者矗立在乔峰的桥头。抬头望去,可以看到碧瓦黄墙的寒山寺坐落在绿树之中。院内松柏环绕,曲径幽静。唐代诗人张继路过寒山寺,写下《枫桥夜泊》首诗:“霜降夜,江枫渔火皆忧眠,姑苏城外寒山寺,夜半钟声朝客船。”韵钟流传千年,所以寒山古寺闻名天下。寒山寺位于苏州城西距黄门5公里的乔峰镇。它建于六朝梁朝田健时期(公元502-519年),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。原名“苗立明塔院”。唐朝贞观年间,相传著名僧人寒山、实德从天台山来到这里,改名为寒山寺。在1000多年的时间里,寒山寺被大火烧毁了5次(一说是7次),最后一次重建是在清朝光绪年间。历史上,上汉山寺曾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。寺庙里有许多历史遗迹,包括张及时的石刻、寒山和唐寅的书籍、碑刻碎片等。寺内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、托殿(偏殿)、藏经阁、碑廊、钟楼、风江塔等。寺庙景观寒山寺正殿宽五间,深四间,高12.5米。独檐歇脚于山顶,飞上屋脊,依角伸展。露台中央有一个带火炉的青铜鼎。鼎身正面铸有“庄重”字样,背面写有“百炼成钢”字样。这里有一个宗教传说:中国曾经有一次和尚和道士为了看谁的经典经得起火炼而发生争执。佛陀将33,360,010-30,000放入青铜鼎火中,经书保存完好。为了歌颂这一往事,在鼎上刻了这八个字作为纪念。寺门桅杆上挂着“大雄宝殿”的牌匾,寺柱上挂着赵朴初居士写的对联:“一千多年来,佛国土地庄严,姑苏城外寒山寺;八百人戒备,半夜海潮声飘。”高大的须弥座由白色大理石雕刻而成,晶莹剔透。在座位上,安峰放开了牟尼佛的金色佛像,慈祥的面容,安详的神情。城墙两侧有18尊明代成化年间铸造的精铁鎏金罗汉像,由佛教圣地五台山迁来此地。佛像后面,不像其他寺庙,是供奉唐代寒山的石像,而不是岛上的观音。这幅画像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罗聘所画。这是大胆和大胆的笔和流畅的线条。图中,寒山右手指地,笑着笑着;你必须露出你的胸部和腹部,愉快地倾听。两个人都是他们的头送出来的,坚定不移。韩石寺的特色是韩石寺。此堂位于佛经楼内,楼顶雕有33,360,010-30,000层,是唐僧师徒西天归来的形象。主题非常接近佛经建筑的意义。寒山和皮卡的雕像矗立在寺庙里。在寒冷的山上拿着一根莲枝,拿起一个干净的瓶子,穿着衣服和袒胸露背的衣服,笑着笑着,看起来喜庆活泼。相传寒山和皮卡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的转世,后来被皇帝冠为和合二仙,是善良吉祥的象征。寒山和拾得都喜欢诗词歌赋。寒山有33,360,010-30,000的历史。其诗风朴实自然,通俗易懂。有句话说“家中有寒山诗,胜于读经”。后人把拾到的诗词收集起来,附呈。在韩、石塑像的背后,嵌有千手观音像石刻,
古玉的诗:“你应该先听岱山的夜半钟声,才知道你在后宫的伴侣。”温庭筠的诗:“闲适旅行时勤回望,半夜松开窗时无钟。“到处都是唐代诗人听到的午夜钟声。此后,这场争论逐渐平息。如今,寒山寺的古钟已经不是张及时诗中提到的唐钟了。就连明嘉靖年间造的大钟也不见了。说当时“如遇日本变故”,被熔化铸为大炮;一说是送到日本去了,比如康有为的诗说:“钟声过海过云,寒山古寺枫尽。“为此,日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去寻找它,但徒劳无功,留下了一个永恒的谜团。今天的大钟是清朝光绪三十二年(1906年)江苏巡抚陈建造的。巨型钟不止一个人高,外围需要三个人扶着,重两吨。钟声嘹亮悠扬,余音绕梁。和尚敲钟108次主要有两个意思。第一,每年有12个月,24个节气,72个小时(五天一小时),总和正好是108。当钟声响起时,意味着一年的结束,这意味着摒弃旧的,迎接新的。第二,根据佛教传说,凡人一年有108种烦恼,当钟声敲响108下,所有人的烦恼都可以消除。每年除夕,中外游客齐聚寒山寺,聆听钟楼传来的108响钟声,在悠扬的钟声中辞旧迎新,祈求平安。寒山寺门票20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