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 > 攻略

游记:难忘的历史难忘的纪念

6月17日上午9点,我去了冉庄的地道战现场,开车上了五环路。

中午12时,他到达河北省庆元县冉庄地道战现场。参观冉庄地道战纪念馆,让大家重温了冉庄地道战的辉煌历史和宏伟的地下工事。听了导游对当时战况的介绍后,我参观了纪念馆收藏的文物,包括所用的锣、号子、喇叭、土枪、土炮等工具,以及全村的真迹模型、烈士遗物、照片等。大家走进冉庄隧道,冉庄内的村落相连,上下呼应,能进能退,形成了一条能战、能藏、能攻、能守的地下长城。隧道结构复杂,里面有一个军火库、军火库和战斗机休息室,还有照明设备和路标。与隧道连接良好,解决了隧道内的空气循环和用水问题。每个隧道出入口的设计都很巧妙,伪装成原来的建筑一样,很难找到。它们有的建在房子的墙壁上,有的建在靠近墙壁的广阔地面上,有的利用动物槽、炕面、锅台和井口作为出入口。

走进冉庄隧道,就像走进了历史和战争时代。多少民族英雄不断前行,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谱写出英勇无畏的抗日战歌。冉庄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,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,积极开展地道战,取得了辉煌的成就。

下午15:00,我们到达河北省安新县白洋淀景区,乘船穿越进入白洋淀。白洋淀,古称西递湖,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。白洋淀有100多个大小不一的湖泊,其中白洋淀最大,湖水“浩瀚无垠,甚至近于天际”,故名。亲眼看到一望无际的芦苇,回想起当年抗日战争的场景,白洋淀——是让日寇闻风丧胆的地方。当我们乘坐6艘小木船,沿着水道两岸茂密的芦苇向白洋淀驶去时,小船在芦苇丛中的水道中行走。这条水道只有10米宽,两岸是神秘而茂密的芦苇。船夫告诉我们,这里有很多死水道,鬼子分不清哪些能通过,哪些死了。在这个迷宫般的湖里,恶魔只会被打败。

船夫把船划深后,每个人都在网下划船钓鱼。一阵笑声过后,大家都离开了,划上岸。

晚上8点,大家跟着船夫在泛舟入湖熄灭河灯,每个人都许下了世界和平的愿望。灭了河灯后,大家不由自主地唱起了革命歌曲,最后在《打靶归来》的歌声中,满载着大家的心愿,扬帆离开了河灯。

6月18日上午9: 00到达白洋淀新码头。白洋淀,一个美丽的淡水湖,像一颗耀眼的明珠,镶嵌在广阔的冀中平原。大家乘着游艇穿梭在郁郁葱葱的芦苇丛中,在欣赏美景的同时,也搜寻着“炎陵队”的故事。我看到大片大片的烟雾,绿色的水面上漂浮着一片片芦苇,蓝天上没有一丝云彩。在地球上就像人间仙境。汽船驶入芦苇丛中,水道宽而窄,两岸芦苇近两米高。不时看到几艘当地渔船载着——只鹰筏,船头还有鱼鹰。渔民们悠闲地捕鱼,偶尔还能看到几只野鸭悠闲地游来游去。更有意思的是,船行途中有一大群鸭子过河,于是船夫停下船,等鸭子的大哥们慢慢地、慢慢地过了河,才继续前行。

乘船用了近一个小时,到达莲花湖文化园景区。停在炎陵队纪念馆,我们仿佛回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。日寇的小摩托艇扰乱了湖面的平静,对白洋淀的孩子们进行无休止的烧杀勒索。他们热泪盈眶。他们拿起大扁担打野鸟,赶着炮排和渔船,一个个扔到茂密的芦苇丛中,聚集在一起,组成了水上游击团,即——安新县大队三队。因为队员们驾驶的船只排成一排,看起来像鹅,所以以“雁翎队”命名。雁翎队利用胡和港的有利地形,在600多平方公里的白洋淀上与侵略者进行了殊死搏斗。虽然战争年代早已过去,炎陵队员的英文名却代代相传,炎陵精神成为白洋淀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,也是党员参观学习的重要收获。

纪念馆后面是嘎子村,参观了《小兵张嘎》原型之一赵波的住所。从小就看过蝙蝠侠张嘎的电影,至今还记得电影中机智勇敢的小嘎子。是激情的岁月,是充满深情的土地,是拥抱纯洁心灵的斗士,孕育了这样一个永恒不变、永葆青春的艺术形象。

抗日战争中的苦难岁月和硝烟弥漫的战争,白洋淀只留在人们的记忆中,但记忆是由黄色的历史图片承载的,这是炎陵队员向日本侵略者射出仇恨子弹的土枪。正是这种实物、照片、人名、数字,让我们了解了抗战时期冀中平原游击战的惨烈和惨烈。了解白洋淀4500里水道作为当时天津到保定的交通线的战略地位的重要性。

回忆白洋淀和地道战,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和刻骨铭心的乡愁,似乎告诉我们,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,在于它是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,是中华民族和人民坚强意志和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。白洋淀、地道战,它是一种坚韧不拔、锲而不舍、勇往直前的精神;是一种机智、灵活、勇于挑战、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。它是一种无私的、心甘情愿的奉献,无私的牺牲;是艰苦奋斗、齐心协力、共同努力的团结精神!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大媒体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